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王鲁婧
春雪覆檐的光影宫苑故宫静谧、金瓦映日的对话辉煌、四季流转的韶华沈阳摄影诗意……在沈阳故宫营建四百年之际,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沈阳市摄影家协会策划推出“宫苑韶华——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走进作品展在见证四百年风雨沧桑的百年宫殿群中,一幅幅摄影作品以光影为笔、光影宫苑故宫岁月为卷,对话铺陈出一场穿越时空的韶华沈阳摄影视觉史诗。
展览首章“今昔”展出了大政殿、走进作品展崇政殿、百年凤凰楼、光影宫苑故宫文德坊、对话武功坊等10余幅摄影作品。韶华沈阳摄影在黑白胶片与数码影像的走进作品展交织中,1905年老照片里灰暗斑驳的百年大政殿与今日飞檐下如织的游人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琉璃脊兽,在摄影师的长焦镜头下,既显露出新建时的流光溢彩,又镌刻着百年沧桑的斑驳印记。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回溯至公元1625年三月初三,后金天命十年的料峭春寒中,清太祖努尔哈赤率领的迁都队伍自东京城(今辽阳)启程,前往沈阳。《满文老档》记载:“三月初三,汗向沈阳迁移,辰刻从东京城出发。为其父祖坟墓供杭细绸,于二衙门杀牛五头,烧纸钱,之后向沈阳去,于虎皮驿住宿。”
这场看似寻常的迁徙,却在关东大地掀起历史波澜。作为具有悠久建城史的军事重镇,在努尔哈赤迁都以前,沈阳长期承担着辽阳北部卫戍要塞及东北驿站枢纽的功能。迁都决策使其迅速完成从军事卫城到东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跃升。随着以“大政殿”“十王亭”为核心的宫阙建筑群破土动工,沈阳故宫的营建工程正式启动,就此掀开了沈阳故宫四百年历史的序章。
“在艺术家的取景框中,晨昏四季皆为笔触。”沈阳故宫博物院展示交流部工作人员赵婉琪介绍,展览分“暮晨”“冬韵”“风物”三个部分,从时间、季节、风物三个角度探寻沈阳故宫这座见证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厚重与意蕴。摄影师们化身“追光者”,在晨光熹微中定格凤凰楼飞檐消融的残雪,在暮色苍茫里捕捉文溯阁窗棂流淌的晚霞,让凝固的宫阙在光影魔术中有了呼吸的节奏。
沈阳故宫雪韵 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当观众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历史,在‘暮晨’流转间体味时光,在‘冬韵风物’里品尝文化,沈阳故宫便不再是冰冷的古建筑群,而化作一部用光影书写的史诗,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迷人的文化风韵。”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立彦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3日 04版)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采平)湖北省武汉市的消费者刘女士花2300元购买了一副型号为WI-1000XM2的索尼耳机,充电时误将包装盒内配备的飞机转接头当成充电插头使用,致使耳机爆炸起火,将其儿子的右手 ...
那晚和女儿聊天,我偶然发现,她朋友圈的签名不知何时换成了:去码头整点薯条。看到这签名,去年初冬我们在洱海码头喂海鸥的场景浮现眼前。一群群海鸥围绕在游客身旁,争抢着游客手中的薯条,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画面 ...
10年前的4月25日,尼泊尔突发8.1级强烈地震,整个九层神庙建筑群震损严重,神庙上部三层完全倒塌。重创之际,来自中国的“文物医生”们奔赴尼泊尔,共同应对修复难题。今年,恰逢中国与尼泊尔建交70周年。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喝奶茶时你还在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吗?去超市采购,还在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吗?剩菜打包,仍习惯于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吗?……为真实掌握全省禁塑令执行情况,浙江省消保委组 ...
以上图片均为丹剧《白蛇·泪落金山》剧照。丹阳市丹剧团供图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戏曲剧种繁多,既有昆曲、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越剧等流行区域广阔的剧种,也有流行范围较小、关注度相对较低的小剧种。 ...
◎朱彦凝4月4日,北京人艺原创话剧《永定门里》再度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该剧由锦云编剧,唐烨执导,中青年演员担纲。故事从警察肖大力和特务冯静波数十年间的较量切入,浓缩呈现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北京城 ...